楊瀚森有多少成長時間開拓者有多少發(fā)展耐心
楊瀚森的實力還不足以獲得上場時間,這是無可回避的。只是,相比于一些焦躁的“眾醉獨醒”的球迷,開拓者管理層和教練組一直都在強調(diào)要保持耐心、要“相信過程”。 也許,球迷所擔心的是:過程會有多久?耐心會有多久? 過程不會很快。即使是天賦異稟的“過程”本尊,這個過程都久到了提出“相信過程”的人都已經(jīng)被聯(lián)盟掃地出門,成為“過程”心中最為愧疚和遺憾的事情之一。 當76人不得不“相信過程”時,人們非常焦躁,當過程開始開花時,人們才終于明白這是一個過程、醒悟他們應該相信這個過程。只是,當下一次“相信過程”開始時,人們依然焦躁。 開拓者要有耐心得多。許多開拓者記者都曾提到:開拓者上下都明白這是一個過程,中鋒的成長在這個聯(lián)盟中從來都不是一件立竿見影的事——對于楊瀚森這種類型的中鋒尤其如此。 具體到開拓者,他們還有額外的因素會促使他們在牌桌上留得更久、對潛力股持有得更久。
一方面,兩任主教練都是大器晚成的代表。 前任主教練比盧普斯在整個歷史上都是厚積薄發(fā)的典型案例。他是探花秀,但只打了半個賽季就被凱爾特人認為難堪大用而賣掉。堂堂探花秀打完三年了還是只有場均8分。 因此,比盧普斯在評價楊瀚森的賽場首秀時說:“我當年首秀時可是一無是處?!?/p> 現(xiàn)任臨時主教練斯普利特則成熟得遠遠更晚。他22歲才參選,首輪第28順位,或主動或被動地,前三年都沒來NBA,等到來到NBA了已經(jīng)26歲了。26歲,按說已經(jīng)是很成熟的球員了,但新秀賽季也就場均4.6分。到第三個賽季倒是被人深深地記住——可是是作為背景板被記住,成為詹姆斯在“世紀封蓋”之前整個生涯最出名的封蓋的背景。 他們比我們更清楚成長是一個怎樣漫長的過程。
另一方面,楊瀚森是開拓者總經(jīng)理克羅寧主導的選擇,是他的“代表性政績”。 某種程度上,楊瀚森代表著克羅寧的面子。 開拓者跳選楊瀚森一度被視為本屆選秀大會上最瘋狂的選擇,讓人直呼不解。如果不是有某個天才管理層賣掉五連一陣的26歲核心,開拓者跳選楊瀚森或許會是年度最瘋狂的管理層操作也說不定。在選秀大會之后的新聞發(fā)布會上,談及這個瘋狂操作時,克羅寧興奮之情溢于言表,不斷眉飛色舞地向記者講述他有多么籌謀已久、多么慧眼識人、多么膽大心細。他非常自信自己的選擇,也因此把選擇楊瀚森的決定與自己深深綁定在一起。 一榮俱榮,一損俱損。 出于人性,管理層總會對自己力排眾議選擇的人給予更多的耐心和機會,比如布斯與納吉、比如邁爾斯與懷斯曼、比如迪瓦茨與巴格利…… 我們有理由相信:只要克羅寧還在主事,他就會力挺楊瀚森。
我們已經(jīng)見過許多在新秀賽季“完全上不了場”但在之后逐漸站穩(wěn)腳跟的案例。 類型和楊瀚森比較接近的例子,比如哈滕。他新秀賽季還要和周琦競爭上場時間,打了一年,場均1.9分。后來打了五年、換了五個隊,還是只有場均5分1.2助攻。到了生涯第六年,他開始兌現(xiàn)一些傳球策應表現(xiàn),后來打成了冠軍中鋒。 處境和楊瀚森比較接近的例子,比如里德-謝潑德。他夏聯(lián)打得非常棒,但到了常規(guī)賽完全上不了場,身體對抗一塌糊涂,甚至到了第二年的夏季聯(lián)賽和季前賽都還讓火箭球迷“口吐蓮花”。但常規(guī)賽9場下來,他已經(jīng)5次得分上雙,三分命中率48%,助失比2.5,表現(xiàn)已經(jīng)很正面了。 近來更極端點的例子,比如布朗尼。他面對的質(zhì)疑聲比楊瀚森還要多得多得多。無數(shù)人認為他根本不該屬于這個聯(lián)盟。新秀賽季一整年,他投籃命中率只有31.3%。但如今,雖然還未能進入常規(guī)輪換,但看了他賽場表現(xiàn)的人大多會相信:他的投籃和傳控已經(jīng)十分可靠,只要投籃再好一點,很有機會在這個聯(lián)盟里打得很久。 生涯一個月,馬拉松才剛開始,玄奘取經(jīng)還沒走出長安城。要相信過程。 來源:NBA官網(wǎng) |
相關(guān)閱讀
熱門新聞
新外援首秀,遼寧男籃杯賽首戰(zhàn)弱旅趙繼偉或缺陣大韓接班人爆發(fā)
從替補打成超巨有多難滿打滿算僅5人能做到,小人物逆襲的代表
自己主動解約!杜鋒外甥離開CBA,被遼寧球迷網(wǎng)暴
開拓者官宣:楊瀚森被下放到發(fā)展聯(lián)盟,周六就要參加比賽!
放棄庫里,安德瑪斷臂求生
單場30分+7搶斷+三雙有多難歷史僅7人,一人單場38+17+7斷+12帽
約翰遜31+17+14+7馬卡40+7老鷹克爵士取4連勝
8項第1,豪強斷檔領先聯(lián)盟!最具冠軍相球隊誕生!NBA要大結(jié)局了
盤點NBA歷史上5大天賦怪:詹皇排第三,文班落選,榜首堪稱非人類
楊瀚森G聯(lián)賽首秀4大展望:能否統(tǒng)治內(nèi)線率隊沖3連勝短板已改善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