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分鐘0籃板!楊瀚森三大缺點暴露,6個犯規(guī)離場,CBA養(yǎng)成壞習慣
北京時間10月17日上午,NBA季前賽開拓者129-132輸給爵士,本場比賽楊瀚森表現不理想,出場15分鐘只拿到3分1個助攻1搶斷1蓋帽。自從楊瀚森加入開拓者之后,國內球迷對他的表現非常期待,尤其最近的季前賽表現,關系到他在接下來常規(guī)賽的戰(zhàn)術定位。 在首戰(zhàn)發(fā)揮不佳之后,后面兩場楊瀚森打出不錯的數據,國內輿論對他的夸獎也非常多,但畢竟是季前賽,打得好值得高興,只是參考價值也沒有拉滿;但要是打不好就麻煩了,因為常規(guī)賽的強度和難度要更大。 剛結束的第4場比賽,楊瀚森顯然是發(fā)揮比較糟糕的,出場15分鐘時間不算少,進攻沒有亮點,只出手兩次,進了1個三分球。其他數據就全是缺點了,竟然1個籃板球都沒有搶到,這對于大中鋒來說也不能被容忍的。另外,楊瀚森比賽沒打完就吃到了6次犯規(guī),只能提前坐到場下休息,顯然他也對自己的表現不滿意。 哪怕有前兩場的發(fā)揮,依然暴露了楊瀚森的3個缺點,這是他未來在NBA迫切要提升的,甚至說是時間緊迫,畢竟在這個高水平聯賽里容錯率很低。 首先是防守習慣問題,即使不提這場累計6次犯規(guī),楊瀚森其他場次犯規(guī)偏多的也是個問題。借用媒體人的話說就是,楊瀚森防守很多壞習慣都是在CBA和青年隊養(yǎng)成的。防空切、突破喜歡用手撈,籃下卡位喜歡用手推,不愛用腳步,就這兩個毛病這場至少貢獻了3個犯規(guī)。 國內球員從職業(yè)開始階段防守習慣就不太好,特別是一些教練強調防守要強硬,球員動作過大的現象很多。更重要的是,CBA聯賽也比較推崇對抗,甚至一些犯規(guī)動作不吹,造成球員更加肆無忌憚,如果誰過于規(guī)范了,反而被認為球風偏軟。甚至一些外援來中國打球都要適應這種“粗野”的防守,難怪他們也說CBA強度大。 但一些習慣害了楊瀚森,到NBA這種高水平聯賽不容忍違規(guī)動作,所以他累計犯規(guī)太快,肯定會影響教練對他的使用。 楊瀚森第二個缺點是籃板球能力還是偏差,具體表現是移動速度偏差,卡位不好,包括黃油手現象也比較頻繁。 不得不說NBA球員天賦都太好了,有身高有彈跳,基本功出色,內線球員保護籃板上非常結實,對抗卡位也穩(wěn)定。楊瀚森的身高沒問題,硬度還是不夠,包括移動的敏銳性,和隊友克林根相比都差得不少。內線球員可以進攻馬馬虎虎,但籃板球和護框還是要有保障的,否則聯賽開始后肯定要被針對,楊瀚森在CBA的一些數據已經不具有參考性。 最后一點就是體能不足,NBA水平高不僅體現在技術上,攻防速度極快,球員不分內線和外線,體能都極其充沛。而楊瀚森折返幾次就氣喘吁吁,這種強度對他來說壓力很大。 接下來體能的提升是楊瀚森必須要攻克的,就像當初姚明剛去NBA的時候,力量和耐力訓練都要提升。沒有體力支撐,出場時間就多不了,更別提技戰(zhàn)術發(fā)揮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