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瀚森離成為NBA球星有多遠拓媒解析4大障礙:克林根是其中之一
季前賽次戰(zhàn),楊瀚森迎來爆發(fā),上場17分鐘貢獻16分4籃板3蓋帽。北京時間10月12日,開拓者隊記Reese Kunz撰文討論楊瀚森的未來。在Kunz看來,楊瀚森要想成為開拓者的球星,還需要跨過四大障礙,以下是他的解析—— 
 
 1.犯規(guī)麻煩 “能上場才有機會發(fā)揮”,這句老話雖常用來形容易受傷的球員,卻也適用于楊瀚森初期的犯規(guī)問題。在對陣金州勇士隊的季前賽首秀中,他僅出戰(zhàn)21分鐘便犯滿離場;盡管對陣國王隊時整體表現(xiàn)好轉,仍在17分鐘內吃到5次犯規(guī)。 此前外界對楊瀚森的擔憂之一,便是他的打法能否從CBA順利過渡到競爭更激烈、身體對抗更強的NBA。從初期表現(xiàn)來看,內線對抗強度的提升正是他陷入犯規(guī)麻煩的主要原因。憑借頂級的籃球智商,他在防守端總能出現(xiàn)在正確位置,但要想獲得更多上場時間,他必須調整防守方式,減少不必要的犯規(guī)。 
 2.比賽速度 比身體對抗更令人擔憂的是比賽速度。比盧普斯雖對楊瀚森的訓練營表現(xiàn)予以肯定,但也明確指出,他在適應比賽速度方面的掙扎是唯一的負面因素。 “他表現(xiàn)得不錯,訓練也很努力。進攻端,他的擋拆質量很高,也展現(xiàn)出了一定的組織能力,但NBA的比賽節(jié)奏太快了,他還沒完全適應,”比盧普斯表示,“不過他的球感和籃球智商都非常出色,所以看起來不至于‘脫節(jié)’……我認為他的表現(xiàn)值得肯定?!?/p> 對于身高2米16、體重118公斤的楊瀚森來說,速度永遠不會是他的優(yōu)勢。但問題的關鍵并非成為頂級運動能力的球員,而是學會在自身打法框架內,避免被快節(jié)奏打亂節(jié)奏。 由于攻防特點與約基奇相似,楊瀚森常被比作“小約基奇”,具備成為球星的潛力,甚至可能像掘金隊的約基奇那樣,成為球隊的進攻核心。但在此之前,他需要學會掌控比賽節(jié)奏、發(fā)揮自身優(yōu)勢,而非被動適應節(jié)奏。 
 3.失誤問題 失誤問題與楊瀚森適應NBA節(jié)奏的能力直接相關。夏季聯(lián)賽期間,他場均失誤達3.75次;原本外界期待,在身邊有更多能更好處理他傳球的隊友后,這一問題會得到緩解。但從季前賽初期表現(xiàn)來看,情況并未改善——前兩場季前賽,他場均仍有3.5次失誤。 不過,在職業(yè)生涯初期,失誤問題并非完全不可接受:這至少意味著楊瀚森能獲得球權,且敢于主動進攻。正如前文所述,要想觸及上限,楊瀚森需要成為開拓者隊弧頂區(qū)域的進攻核心,為球隊穩(wěn)定創(chuàng)造進攻機會。而在承擔這一重任前,他必須先學會控制失誤。 當然,這里存在一個微妙的平衡:那些有風險的傳球,以及他罕見的預判能力,正是他成為潛力新星的關鍵特質。未來,他需要在“敢于傳球”與“減少失誤”之間找到更好的平衡點。 4.多諾萬-克林根 楊瀚森才只有20歲,上述問題終將隨著經驗積累得到解決。但目前更不確定的,是他未來的角色定位與上場時間。 
 在對陣國王隊的比賽中,楊瀚森曾連續(xù)命中三分,因此開拓者隊或許可以嘗試讓他與克林根搭檔“雙內線”陣容。不過比盧普斯暫時沒有這樣的打算,所以大多數(shù)情況下,比盧普斯仍需在兩人中選擇一人留在場上。 隨著克林根體能提升,且艾頓離隊,他新賽季的上場時間預計會增加;這使得在開拓者隊擁擠的前場陣容中,楊瀚森的角色空間被進一步壓縮。這無疑是一個“兩難困境”:他需要通過表現(xiàn)證明自己值得更多機會,但有限的上場時間又會阻礙他的成長。  | 
  
相關閱讀
熱門新聞
NBA傳聞:灰熊隊或將面臨賈莫蘭特交易的殘酷現(xiàn)實
休媒談火箭控衛(wèi)引援:兩大全明星不能選懷特最理想里夫斯可爭取
黃蜂官方:23年榜眼秀布蘭登米勒因左肩半脫位將至少缺陣兩周
火箭隊的進攻火力在NBA首屈一指而凱文杜蘭特并非唯一功臣
給起跑線上的楊瀚森,多點耐心與包容
重磅加盟!你好,NBA蓋帽王!上海隊史詩級進化
NBA第三周戰(zhàn)力榜:雷霆7勝0敗繼續(xù)排名第1,掘金第2,湖人第3
NBA上周周最佳球員:雷霆隊亞歷山大和76人隊馬克西當選
掙扎,獨行俠庫珀弗拉格正負值全聯(lián)盟倒數(shù)第2,僅高于克萊湯普森
這就是杜蘭特帶來的改變,火箭場均得分聯(lián)盟第一!奪冠概率大增!
    



